个个游|个人自助旅游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查看: 58721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北京] 中华民族园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楼
发表于 2014-12-12 21:28:45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中华民族园坐落在北京中轴线北端亚运村西南。1994年6月18日正式向游人开放北京中华民族园是京城第一座大型民族文化基地。该园建设旨在展示民族文化传统,增强国民爱我中华中华民族园的民族意识,促进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知。全园占地约45公顷,分南北两园。园内建有民族村寨36个,还有民族博物馆、民族展览馆、雕塑广场以及若干自然景观。北京中华民族园,是集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、民族风情,歌舞表演,工艺制作以及民族美食为一体的大型民族文化园地。概述


京中华民族园是京城第一座大型民族文化基地。该园建设旨在展示民族文化传统,增强国民爱我中华的民族意识,促进青少中华民族园年对民族文化的认知。同时,也在首都为各民族提供一个面向全国和世界的永久性窗口。全园占地约45公顷,分南北两园。试开放的北园占地约 20公顷,园内建有民族村寨36个,还有民族博物馆、民族展览馆、雕塑广场以及若干自然景观。北园内有民族村寨16个,建有国内最大的铸铁望以及仿真的热带榕林、水中溶洞、土林、盘龙瀑布、阿里山神木和沧源岩画等。少数民族村寨均采用1:1的比例,亭楼屋寨依山傍水错落有致,按少数民族风格,真实再现出各个民族的文化遗存。

北京中华民族园,是集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、民族风情,歌舞表演,工艺制作以及民族美食为一体的大型民族文化园地。 全园占地45公顷,分南北两园,北园已建成开放,占地20公顷。北园内建有民族村寨十六个,包括藏族、苗族、彝族、侗族、台湾高山族,朝鲜族、布依族、哈尼族、羌族,傣族,景颇族、达斡尔族、鄂温克族、鄂伦春族景区。园内建有国内最大伯铸铁雕塑以及仿真的热带榕树林、水中溶洞,土林、盘龙瀑布,沧源岩画、阿里山神木等。南园也已建成完毕,主要有民族博物馆和雕塑广场等大型设施,以及二十余个民族村寨。全部建筑均采用1比1的比例,真实再现各个民族的文化遗存。游人在参观民族村寨时,还可欣赏和参与各民族的歌舞、节庆、生产、习俗。竞技和技艺等表演活动,从而获得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享受。

游人在参观民族村寨的同时,还可以欣赏和参与各民族歌舞、节庆、生产、竞技和技艺等表演活动。整个公园集民族建筑、文化展示、歌舞表演、体育竞技为一体,是一座露天的少数民族人文博物馆。10多支民族表演队活跃在各个村寨中,进行吹笙、对歌、弹琴、纺纱、蜡染等表演,构成一幅独特的民族风情画。

北京中华民族园的建成,使京城又多了一处别具特色的公园,从而它也成为北京旅游的一个新景点、新热点。许多外国首脑、贵宾和专家,都称赞北京中华民族园正在成为“中华民族活的大百科博物馆”。民族园月月推出新活动,园内设施不断完善。

中华民族园坐落在北京亚运村西南,占地约40余公顷,是集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、民俗风情、歌舞表演、工艺制作以及民族美食为一体的大型民族文化基地。

中华民族园是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,民俗风情、歌舞表演、工艺制作、民族美食和民族文化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民族文化园地,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点。1994年6月18日正式向游人开放。


为国际博物馆协会和中国博物馆学会的重要成员,中华民族博物院的宗旨是:展现民族建筑,保护民族文物,传播民族知识,研究民族遗产,弘扬民族文化,促进民族团结。现收藏文物10万余件。复原陈列展览涵盖建筑、环境、人文、文物等四个方面。社会教育围绕爱国主义主题,扩展到众多领域。走进生活,走进历史,走进文化,走进自然,就是中华民族博物院建设的新理念、发展的新方向、陈列的新形式。

博物院共收藏各民族文物、用品10万件,包括民族服饰、生产工具、生活用品、交通用具、宗教用品等。专题陈列由专题藏品展览和图片展览、少数民族地区专题展览有机组成中华民族园。展览方式主要采用可视、可听、可参与、可触摸的形式。动态陈列、动态演示展示民族服饰、歌舞、工艺、节庆、饮食、体育等;静态展示以陈列为主,陈列内容分为各民族民居、寺塔原状陈列,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三大类。

游客在参观民族村寨时可欣赏和参与各民族的歌舞、节庆、生产、习俗、竞技和技艺等表演活动,从而获得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享受。

地理位置

中华民族园坐落在北京中轴线北端亚运村西南。1994年6月18日正式向游人开放北京中华民族园是京城第一座大型民族文化基地。该园建设旨在展示民族文化传统,增强国民爱我中华中华民族园的民族意识,促进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知。[1]

是一座复原、收藏、陈列和研究中国56个民族文化、文物、社会生活的大型人类学博物院,是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点。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(中华民族园)位于国家奥林匹克公园内,占地50公顷,园内规划建设中国56个民族的博物馆和景区。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(中华民族园)的建设,得到北京市委、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支持,得到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和群众的热情帮助与参与,得到海外爱国侨胞的全力资助。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(中华民族园)于1992年开始建设,1994年6月28日北园建成开放,2001年9月29日南园建成开放,并由北京市委、市政府主持,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。

旅游景区


史是大众百姓创造的,然而常见的历史文物中,大众百姓固有的、自然的、体现他们真实生活的文化和生活器物,却往往被人遗忘。传统文物展中,我们更多见到的是帝王将相、卿大夫、珠宝玉器的印记。老百姓的用品,由于无法埋藏于地下,随着时间的流逝,绝大多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华民族园之中。而恰恰就是那些不能称其为“出土文物”的生产和生活用品,却是人类生命文化的写照。是我们的历史,是我们的根。

我们的根,就是老百姓的历史。他们随遇而安,“没事偷着乐”,但遇到压迫也会反抗,也要斗争。老百姓的历史随从于大流、随从于自然。因此,我们的陈列方式不是以拘谨、编年、传统的方式布置,而是采取自然、灵活、喜闻乐见的方式布展;我们的展览原则不是强调“学术”,强调“精品”,而是注重普遍性、真实性、人民性。

我们的历史,谈的就是老百姓的家常事,看的就是老百姓的生活。要讲他们的行,就从“车”开始;谈婚论嫁,就瞧“绣房”;生儿育女,就看“育儿房”;说过去,就拜“祖宗堂”;生产离不开农耕、农具,生活穿衣离不开纺纱、织布。

百姓家中事,要看真切,还得从“门”而入。双扇为门,单扇为户。“门户”,入必由之,出必由之。历史的风风雨雨,门总是首当其冲。城门、坊门、宅门;门色、门钉、门槛;门神、门镜、门符……。门总是引人注目的。门的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出入口,所以我们的展览,就从“门”开始。

祖宗堂

祖宗堂"祖宗堂"是中国"人"和"神"的统一。

中国先民在几千年各种生活状态中形成的思想信仰,灵魂敬畏,精神寄托是她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,是她们精神生活的支柱。家居神供具,是表现民间信仰具象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它充分展示了生活着的人们祈盼神灵保佑的心理,是活人重新图解单调、严肃“神面貌”的又一次世俗的升华,让“不露声色”的神灵,更加理想化,更加接近市民生活。

在大自然的威慑下,在现实社会的残酷斗争中,个人的力量渺小、无力,她们寄托于自己祖先的庇护,寄托于苍天神灵的保佑,这是她们自下而上的力量,是她们活下去的依靠。于是,她们上香磕头,虔诚的祈祷,好吃、好喝的物品,要先请祖先、神灵们享受,唯恐怠慢了祖先。她们认为稍有怠慢,晦运便会降临。


活着的人希望先人们仍与她们共同生活,共同居住,共同抵抗灾难。因此,不同形式的神龛都象一座座居住人的房屋,有屋架,有房檐,有门窗,还有福、禄、寿、喜、平安。总之,祖先幸福了,神高兴了,活着的人们才会丰衣足食。

由祖先而家族,由家族而家庭,由家庭而儿孙,是这家族的文化,是这家族的精神;是父辈教育儿孙,不要忘记自己祖宗,不要忘记祖先的教育方法。同时,这些丰富多彩的供具、供堂,加强了神灵的致高无上的地位,又继承传播了中国建筑文化和雕塑艺术文化。

民间信仰多种多样,表现的形式也是多种方式。在这里展出的各种供具,是供奉诸神和展示祖宗牌位的,如神龛、神匾、神台、神柜、神签、神卦;菩萨牌位,祖先牌位,父母牌位,族人牌位;供桌、供台、供品等。由于这些供具是放置在与人居住的房屋里,因此与纯宗教或庙里的供具不一样,更具有人情味,更接近生活,更与同时期的明清家具形式相近,成为与生活相连的物品,留下了民间信仰的生活文化遗迹。

征集地区:山西、陕西、河北、河南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等地。年代:明代、清代至近代,约600年历史。

车船驿站

驿站和船坞中,停满了待发的车船,这就是历史的停发站,人类早期交通状况和运输情况。作为运输工具的船和车,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发展,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有了船车的记中华民族园载。中国是最早使用船和车的国家之一。

锯齿形的铁瓦,牢牢地套在厚重的木车轮上,粗犷的木质车轴承受着打满铁钉的车架;整架马车如饱经风霜的老人,虽然浑身遍布岁月的裂纹,但仍显得那么的坚固有力量,仍可以承受货物的重载和路途的遥远。

一部部式样各异的马车虽然都是木质材料制成,但仍是那个时代的财富与地位的象征。每架车的装饰和轿箱都明显地显示出车主的身份和价值。“轩车”“辎车”“路车”“牛车”,这些在长长的车辕上装饰着刻花的铜饰和铁饰的马车,与今天在大街上跑着的小轿车是一样的性质,有着公车、私车、出租车之分。

手推的鸡公车,送媳妇回娘家的独轮车,马拉的轿车,飞奔着的大骡车、四轮木战车、二轮木粪车、毛驴车、蚂蚱车、勒勒车;海船、河船、牛皮筏、竹筏、苗族龙舟、台湾渔船、采莲船、送粪船等等,都是老百姓们因地制宜,根据各自的生产、生活条件而产生的交通、生产工具。这些工具主要依靠简单的机械原理,利用人力、畜力、水利为推动能源的 “机械化工具”。


轮车是由人推动产生超过人的载重能力的人力车。而单辕二轮车是早期畜力车的通用形式,以畜力为牵引,产生的载运能力大,速度快,行驶里程远。当四轮车产生时,主要适应的是城市交通和宽阔道路的使用。

船的使用历史,虽然比车的历史早上千年,但受海洋和河流的特殊条件限制,一直都是使用木制结构为主的船体。因此,不管航海技术发展多么成熟,船的发展仍停留在水利和人力的互动中华民族园关系中。

因人力、畜力运动力量的限制,人类在蒸气机发明前相当长的时间里,交通运输方式基本停留在马车、人车、人划船的交通状态下,产生的交通工具和交通文化也就局限在这范围里。这种原始交通的历史状态在人类发展史中,持续了几千年,只是在最近的二百多年(1712)内由于蒸汽机的发明才引发了人类交通工具的重大革命。因此,作为文物的原始交通运输工具至今仍在一些地区使用,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仍有相关的联系。这就是这个专题展的不同之处。

征集地区: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贵州、台湾、云南、河南、河北、江苏等地。年代:宋代、明代、清代至近代,约800年历史。

绣房

“绣房”是中国妇女的“天地”。她们“大门不出,二门不迈”,从懂事那天起,就步入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,开始了“行不动肩”、“笑不露齿”的生活。

在“绣房”里,每一天的对话是梳妆台镜子里的自己,她慢慢的梳洗,仔细的观察。当有一天突然发现,自己已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变幻为一个腼腆的大姑娘时,青春的红颜已换成冰冷的惨白挂在嘴角。她除了在静静的古琴声中找到一丝安慰外,不得不抓紧时间赶她的“嫁妆”。绣功出色,才能被人瞧得起,才能够许配好人家,过上舒心的日子,父母家族脸上才会有光彩。

终于等到出嫁那一天的到来,哪知从姑娘的闺房迈出,却跨进了婆家的眷房,又一个黑黑、长长的“绣房”在等待她。她又回到了从前,梳妆镜里的自己一天天在衰老,头发越来越花白,“绣房”里早已没了古琴声,只剩下一声声的叹息在空空的房间回响。

一架雕花的木床前,有二架古琴横卧在那里,伴随着昏暗的油灯,摇晃着的缠脚架,浅浅的铜盆,笨重的柜子,冰冷的花瓶,硬硬的脚踏板在那里。

征集地区:江西、山西、河北、河南等地。年代:清——近代,约400年历史。

书房


读书学习的地方,也是修心养性的地方。 书房是男人的“世界”。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,在“男尊女卑”的教育思想下,只有男人才有机会读书,因此,在未产生学堂的近百年前,书房担负着教育的责任,象征着教育的殿堂。

书房中堂上挂着的字匾,讲述的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。

书案上的“文房四宝”、书架上的“四书五经”、多宝格里的“奇山玉石”、古中华民族园画筒里插满的“名人字画”,这些都是书房里必备的物件,都是学习的工具。

书房中堂上的太师椅,可是准备给先生和父母坐的,学生只能坐在二侧的位子上。“一日为师,终生为父”,先生就是老师,老师的教训,就是父母的教训,当学生的必须洗耳恭听,不得违背。

“十年寒窗无人问,一举成名天下知”,讲的就是书房读书的辛苦而换来的成绩。一旦为人做官或长大成父了,这时的书房就变为潜心生息的地方,真正成为“活到老学到老”的环境了。

“书中自有黄金屋”与“学而优则仕”,却使书房又成了男人辛苦的地方了。

征集地区:江西、山西、陕西、河北、河南、北京、天津等地。年代:明代、清代至近代,约500年历史。

旅游指南

门票

淡季门票60元(每年11月15日-次年3月15日,南园关闭),旺季门票90元(每年3月16日-11月14日)

购票须知

成人通票90元/人,分园门票60/人元。

学生通票65元/人,分园门票45元/人。(凭学生证或其他有效证件)。

残疾人凭证件可买特票,通票65元/人,分园票40元/人。一级残疾军人凭证免票入园。

寒、暑假学生北园票36元/人(凭学生证或其他有效证件)。

60岁—79岁老人凭身份证或高龄证可买特票,通票65元/人,分园票40元/人。

每名执票成年游客可免费携带1.1米以下幼儿一名或80岁以上老人一名入园(老人凭有效证件)。

参观园中藏族坛城、望天树和乘坐游船、游览车请单独购票。

博物馆学会会员凭会员证可买特票通票65元/人,分园票40元/人

票既售出,概不退换。

20人以上团体,凭单位介绍信可到团体售票处购买团体票。

开放时间

8:30~18:00

最佳旅游时节

四季各有特色。9月-10月的秋高气爽、枫叶渐红、银杏铺路,此时旅游最佳。

历史文化

民族文化

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(中华民族园)的专题陈列,由专题藏品展览和图片展览、少数民族地区专题展览有机组成。这类陈列捕捉人类学研究的热点,变换展览内容,从不同侧面深入展现民族文化和人类学研究成果。

西藏自治区

藏族是中国56个民族大家庭里的成员。在中国,除了西藏自治区外,还有青、甘、川、滇等省的10个藏族自治州和

《中国贵州少数民族蜡染展览》

2个藏族自治县。藏族人口为459万余人(1990年)。

勤劳智慧的藏族人民有着独特的生活习惯。本展览选取与藏民生活密不可分的铜器中华民族园,告诉你们一些藏民生活的片段。随着西藏民族改革40年的进程,藏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生活中的这些铜器已部分地悄悄被现代器皿所取代,而进入博物馆了。

蜡染文化

中国贵州省的苗、布依等少数民族妇女,把蜡染工艺代代传延至今。她们绘染的蜡染布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。本展览展现的是出自她们之手的蜡染精品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访问本页请
扫描左边二维码
         本网站声明
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,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!
站长联系QQ:7123767   myubbs.com
         站长微信:7123767
请扫描右边二维码
www.myubbs.com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个个游|个人自助旅游网 ( 琼ICP备12002442号-29 )

GMT+8, 2024-4-24 10:47 , Processed in 0.278035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.3

© 2001-2013 大学排名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